超声波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的国家标准:超声波探头相关的国家标准GB/T 18694—2002《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海材料研究所负责起草并于2002 年8 月1 日正式实施。
2018年4月1日,我们即将迎来一批新的无损检测标准。这次发布的9项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委会(SAC/TC 56)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涵盖了电磁(涡流)、工业CT、X射线数字成像等领域。2017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委发布2017年第32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关于批准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1090项国家标准、4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和51项国家标准外文版的公告。该公告发布了9项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委会(SAC/TC56)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
K值是我们熟悉的超声波探头参数之一,其并非为超声波探头的真正参数,而是人为的规定,将超声波斜探头入射声束与法线的夹角β(声束折射角β)的正切值为K值,即K=tanβ。K值是我国特有的探头规格参数,由马老1973年发明的,2002年老专家正式提出取消使用K值。常见的K值有K1、K1.5、K2、K2.5、K3。但除我国外,国际上任何有关的标准、探头,以及超声波探伤仪均以折射角45°、60°和70°为准则。
CSK-IIIA超声波试块和K值,同属我国的一个“独特”,短横孔试块是不能被国际认可。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高,与老外的贸易越来越多,为了与国际接轨,是时候将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作出适当的调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和《中国制造2025》,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和选拔无损检测高技能人才,提高无损检测人员技能素质,打造技术精湛的无损检测队伍,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将于10月中下旬举办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
我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创始人之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特殊贡献奖”和“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为中国无损检测事业奋斗终身的屠耀元先生,于2017年6月20日下午18:30在上海逝世,享年77岁。
超声波测厚仪,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都不会陌生。它是一款在检测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测量厚度的设备,在很多检验单位,基本上人手配备一台。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只要是超声波能以一定速度在其内部传播的材料,都可以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对其进行测厚。
超声波探伤中的K值是中国探伤界在1973年的一个伟大发明,由于以下3个原因,中国的超声波探伤即将取消使用K值:1.目前中国无损检测人员的文化水平已大为提高;2.数字超声波探伤仪的广泛推广及应用;3.特别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中国的某些超声波探伤标准也开始不再使用K值。以后我单位的横波斜探头也将以45°、60°、70°为主,逐步减少对K1、K1.5、K2、K2.5、K3的使用。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代号:SAC/TC56)是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直属领导下,从事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的技术工作组织;同时也是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委托,从事机械行业无损检测标准化的技术工作组织。
“差不多”能不能行?关改玉说,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为了一点小瑕疵,她常常和工班长“脸红脖子粗”。“发现质量隐患就要返工,返工就会影响收入。但如果不返工,轻一点,铁路部门验收时发现了,到时再返工成本更高;重一点,万一将来酿成事故就迟了。”
冬季车轴的轴身探测部位结冰,大大增加了探伤难度,刘晓迪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在轮对镶入部内侧发现可疑波,经多种探测方法仔细确认后,发现了一条长30毫米的裂纹,防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燃轴切轴事故。2015年以来,刘晓迪发现防止的各类故障件数一直在探伤班组遥遥领先。
由于基础设施老化,工业灾害/灾难频繁发生,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不断增长,以及对新技术的需求,这些都使得无损检测行业对新技术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该公司表示,“但是这种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因为行业技术人才明显不足。”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报告,全球无损检测培训服务市场在2013年产生的收入为2.376亿美元,而预计到2018年其收益会增长到2.935亿美元。
无损检测(NDT)这个职业领域平时一般人很少接触到,但在快速发展的石油化工行业中,对无损检测专业资格认证人员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由于专业培训机构的出现,帮助填补了无数的职业空缺,也正是在培训机构的帮助下,人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个有价值的职业,这也使得无损检测的普及度逐渐提高。
试样(specimen),用于试验,是试验的对象。也可以说,试样是检测对象。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有些试样需要经过专门的加工或制作。
探伤工是安全的保证,工作遵循质量安全至上,工作不将就,再苦再累也要把好质量关。同样,探伤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生活也是不将就,把好生活质量关,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因为存在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而使其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现象,在不损伤被检物使用性能及形态的前提下,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了解和评价材料的性质、状态或内部结构,以及某些物理参数等,这样的特殊检测技术就是无损检测。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就从行业标准开始建立自己的焊缝超声检测的标准体系(见表1),其中JB1152是中国压力容器行业最常用的焊缝检测标准之一,该标准1994年被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三篇超声检测)》替代,2005年又被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非等效采用ASME 第Ⅴ卷NEQ)替代。
超声波探伤仪从工作原理来分,有共振法、干涉法及脉冲反射法等几种,虽然看似没有大的伤害,但是人长期受到超声的影响,会引起人体组织轻微的发热;当频率更高时,发热就会越发厉害,使人体内水分子被烧灼,周围的组织遭到破坏,长时间如此就有危险。因此大功率高强度的超声波持续作用于人体是有害的。
在工业生产与在役运行安全维护领域中,通常以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来划分不同的岗位职责。我国的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已经与国际接轨,分为三个等级,即1级(初级)、2级(中级)和3级(高级)。
QQ:1246815203
客服热线:400-168-0135
技术支持:138-6415-8003